当前,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推进、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的关键阶段,停车供需矛盾突出、管理标准不统一、智慧技术应用杂乱等问题日益凸显,“城市发展”与“汽车普及”的双重压力,已将停车问题推向城市治理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核心战场。《“十四五”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“推动智慧停车发展”,而停车作为静态交通的核心载体,其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协同效率,关系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落地成效,更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出行体验。既影响市民生活质量,也制约着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。停车设施建设标准各异,智慧停车数据格式不互通,服务流程缺乏统一规范,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、行业发展无序。正因如此,覆盖全链条、适配新需求的标准体系缺位,已成为制约行业升级的核心瓶颈。本次系列标准的编制,正是破解上述困境、引领行业走向高质量与规范化发展的破局关键。
9月26日,城市停车系列标准在“2025中国停车产业大会”上正式启动。系列标准包括《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服务标准》、《智慧停车信息技术规范标准》及《智能泊位管理器设备技术标准》,涵盖运营管理、信息技术与关键设备三大领域,为智慧停车产业的规范化与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。
城市停车系列标准编制将聚焦三大核心方向:
一是构建设施建设标准,明确不同区域停车设施的规划布局、建设规范与安全要求,平衡公共与私人停车位供给,提升设施利用效率;
二是统一服务运营标准,规范停车收费、预约服务、应急处置等全流程管理,推动服务质量同质化提升;
三是确立智慧发展标准,界定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共享的统一要求,破解技术应用壁垒,助力智能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。
启动仪式上,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秘书长、党支部副书记、标准与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颖表示,三项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,为行业提供清晰的技术指引与发展方向,推动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,打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和信息孤岛,形成“协同发展、良性竞争”的行业生态,让停车行业真正从“野蛮生长”走向“规范成熟”。
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,而标准的质量源于共建。本次编制工作将协同各相关方,系统整合产学研用多方智慧,广泛征求意见,凝聚行业共识,旨在形成能够切实指导并推动行业发展的标杆性规范。
系列标准企业参编联系方式:
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
标准与评价工作委员会
田立韫 010-88364116/13146111654
扫二维码|关注我们
中国城市交通
Chinese Urban
Transport